麒麟是我国古代的神兽,据说每当祥瑞之时,它就会出现,给人们带来福祉。不过虽然一些古书上有记载,但是从未有人得以窥见它的真容。那么世界上最后一只麒麟?麒麟为什么不是四大神兽之一?麒麟为什么是一对?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后一只麒麟?
1、越南人曾经表示他们抓到了一只麒麟,应该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麒麟,很多专家听说越南抓到了麒麟就感觉到非常好奇,于是很多人都赶到了越南去看看麒麟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后来经过一番研究发现,专家们判断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生物,它的名字叫做中南大羚,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尖角,样子看上去跟羚羊差不多,所以并不是世界上最后一只麒麟。
2、据说世界上最后一只麒麟是长着龙的头、牛的尾巴,身形则更像马或者鹿多一些的生物,在郑和下西洋时期,阿丹国进献了一件麒麟珍宝,当时大家都非常的震惊,皇帝也找来了宫中的画师,要求将麒麟的形象仔细的描绘下来,只见这只麒麟四肢非常的细脖子也很长,后来也有人猜测这描述的就是动物的长颈鹿。
麒麟为什么不是四大神兽之一?
西、南、北,中国四大神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方,麒麟是属于圣兽之王,所以不属于四大神兽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麒麟主吉祥和长寿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查阅资料发现,麒麟很少见到,每次都出现在特别的非常时期,每出次现也都会被视为吉兆。相传,圣人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
麒麟为什么是一对?
因为麒麟就是公的叫麒,母的叫麟,就像凤凰一样公的叫凤,母的叫凰,自然是一对。麒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动物之一,它具有温和的气质特征。古人认为麒麟鬼地方一定有吉祥的标志,这是世界和平的标志。后来,它的形象、设计和相关的东西成了皇室的专属象征。麒麟摆件以麒麟为主要形象,辅以其他东西,构成了一件杰出的工艺品。它的特点是天气晴朗,富有和繁荣。它能给大多数人带来许多好运,比如和平、财富和繁荣。因此,它受到大众的喜爱。
麒麟为什么叫四不像
提起麒麟,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非常神秘祥瑞的神兽,外形似鹿似马似牛羊,能腾云驾雾、威风凛凛,因而民间的神话故事和奇闻怪谈中对的描述也是相当抽象和玄幻的。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种只在神话传说中才能出现的麒麟神兽,人们竟然在西藏寻觅到了它的踪影。外形看似四不像,行动机警灵敏,喜欢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能攀山飞岩,性格孤傲,像傲视世间的“悬崖王者”,被当地很多百姓称为“天马”,也就是民间通说的岩驴,学名鬛羚。
那这岩驴到底有什么奇特的魅力,为何人们会把它同“麒麟”、“天马”相提并论呢?它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殊习性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详细了解下这个“奇兽”吧!
长相奇特、外形四不像的岩驴
民间俗称的岩驴,其实又名鬛羚、苏门羚、四不像、明羊等,属牛科鬛羚属,是非常典型的林栖兽类,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410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热带亚热带的多岩裸崖地带。但是岩驴生存智慧极佳,它们会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和食物的不同有迁徙的习惯。
岩驴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印度、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而人类最早发现岩驴是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因而才把它们命名为苏门羚。在我国,目前岩驴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云南、广西、湖北等地,数量一般,已接近易危的边缘,是我国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而从其外形特征来看,岩驴长相可以用“奇特”两字来形容,其体格中等,尾部极短,一般体长在1.2-1.5米之间,体重在60-90公斤左右,肩高大概在80-95厘米之间,尾部长度大概只有10厘米左右,但是它的四肢却非常的长和发达。而且不管雌雄,在岩驴的颈背部位都有非常茂密飘逸的鬃毛和发达坚硬的角,身体毛色以黑棕色、褐色和灰色相间为主,体毛稀疏。
但岩驴最奇特的还要属它的头部,头部整体看着狭而长,一对大大的耳朵直立在头部,身体各部位分解开来看,头似羊、蹄似牛、耳朵似驴、鬃毛似马,但整体看又和羊、牛、马、驴等动物截然不像,就如同传闻中的“四不像”。
也正因为岩驴奇特的长相,在民间很多传说故事中都有它的身影,相传,古时候有一座“马成山”的高山,山高崖陡,四周多为悬崖峭壁,而在这个山中竟然居住着一种神奇的动物,长相奇特,经常自由地奔走在悬崖峭壁中,行动灵敏、鬃毛飘逸,如同背上长了一对翅膀般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腾云驾雾”。
慢慢地被民间百姓神话,被称为“天马”、“仙兽”、“四不像”。而另一种说法则说这种“天马”是古代神话中麒麟神兽在凡间的化身。但是最终经权威专家学者研究表明,这种民间相传的天马、神兽其实就是鬛羚,也就是岩驴。
能攀山飞岩、时速可以达到80公里
那为什么岩驴能够在悬崖峭壁上自由飞奔且仿佛“如履平地”呢?那这个主要就要归功于岩驴天生自带的异常优秀的视力和平衡能力了,使它们在奔跑的时候不仅能清晰地观察到路况,还能时刻保持稳定,不至于摔倒。
而岩驴这独特的平衡能力又主要归功于它们天生如同吸盘一般的蹄子,岩驴的蹄子形状非常类似于牛蹄,都是前端窄而尖,后端宽而厚,中间相对柔软,四周有厚厚的角质层包裹。
这就使得它们在危险的悬崖峭壁奔跑的时候足底就像吸盘一样紧紧地抓住地面,不仅增加了奔跑时四肢与地面的附着力,而且也随时让足底灵敏的神经刺激身体时刻保持平衡。
正是因为岩驴独特的蹄子结构和发达健壮的四肢才能让它在高山悬崖之间自由奔跑、健步如飞。而且更让人们感到惊叹的是岩驴在如此险峻的山岩峭壁上可以达到大约每小时80公里的时速,也就是如同人们在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上看到的一闪而过的小汽车的时速,这确实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领地不与同类重合、靠角斗赢得交配权
因为岩驴得天独厚的奔跑能力,使它们特别偏爱居住在人迹罕至的高山悬崖上,而且它们一般只在晨昏和夜间活动,性格高冷,不喜欢成群集队活动,一般都是独居或与伴侣栖息。它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一般夜间会就近栖息在风比较小和暖和一些的岩洞中或大岩石中间巨大的缝隙间。
然而让人们感到疑惑不解的是正常的野外兽类,比如,老虎、狮子、豹子等经常都会为了争抢、守护属于它们的地盘大打出手,但是岩驴跟同类却从来不会为守护它们的领地烦恼。
那这主要是因为岩驴拥有非常独特的眶下腺和足下腺,每当它们行走在属于自己领地的时候,身体就会从眶下腺和足下腺中分泌出气味独特的浅白色浓稠液体来标识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且这种独特的分泌物,气味经久不散,如果同类但凡闻到这个气味就会自觉离开去寻找别的领地,彼此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这个已经成了岩驴这个群种必须互相遵守的准则。
然而这个和平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岩驴虽然不会与同类为了领地大打出手,但是它们在争抢配偶交配权上可就完全没有之前的“君子风范”了。岩驴平时高冷,喜欢独来独往,但是每年到了9-10月的时候,雄岩驴就开始变得热情,不仅不断扩宽自己的领地,而且还特别主动积极地到处寻找雌岩驴的身影。
于是每到秋季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只以上的雄岩驴共同看上同一只雌岩驴,而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公平决斗来赢得交配权。
一般在两只雄岩驴开战之前,它们会先用各自的蹄子使劲地蹬踢地面,以此来警告对方。
如果警告完,双方都没有退缩的意图,那么双方就会各自找一个非常危险的悬崖边对峙,用自己坚硬的尖角一次次顶冲向对方,直至对方认输或挑战失败,过程可谓是非常惨烈。而最终赢得雄岩驴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拥有了与雌岩驴繁衍后代的权利。
偶尔会“开荤”,幼崽出生就能活动吃草
自雄岩驴角斗胜利后,它就开始与雌岩驴进行交配,雌岩驴受孕以后,雄岩驴不会马上离开,而是会和雌岩驴短暂的温存一段时间后再选择离开,而孕育抚养后代的任务就完全由雌岩驴负责。一般雌岩驴要经过8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产下幼崽,也就是正常情况,幼崽会在每年的5月-6月出生,每一胎大概可产1-2只。
那众所周知,岩驴属于比较典型的食草动物,平时都是以各种草木植物、苔藓、菌类、厥类等绿色植被为食。然而每年5-6月母岩驴产完崽后,也是岩驴难得开荤的时候,因为母岩驴只要一产完崽后,就会立马吃掉自己的胎盘。
这样偶尔开荤对刚出生的母岩驴来说是百利无害的选择,因为一方面,刚生产完的母岩驴,身体非常的虚弱,急需补充体力保护幼崽和催乳,而恰恰胎盘中含有丰富的激素和营养,不仅可以让母岩驴恢复体力,分泌出更多的乳汁。另一方面,刚生产完母岩驴和幼崽缺乏自保能力,如若不及时清理掉生产痕迹,很容易被天敌发现。
而且更神奇的是刚出生的岩驴幼崽,只要经过短短的几个小时就可以基本活动如常了。一般它们会在母岩驴的细心引导和帮助下,在周围小心翼翼地采食植被的树叶来填饱肚子。母岩驴出于母性的天性,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的照顾,平时总是带着自己的幼崽去寻觅好吃的食物,保护它们的安全,为它们巡视领地,细心的教导它们如何生存和预防天敌的战术。
所以虽然岩驴喜欢独居,性格高冷,但是幼崽在3岁之前都会跟母岩驴一起生活,而幼崽也只有在2-3岁的时候才发育完全,达到性成熟,一般岩驴的正常寿命为15年左右。
脾气大胆子小,面对天敌靠逃、吓、抵三招
虽然岩驴行动敏捷、弹跳能力和平衡能力堪称一绝,擅长在悬崖峭壁上飞奔、跳跃,这也使得很少有肉食动物打它们的主意,但是食肉动物中的雪豹、金钱豹、猞猁等动物才不管这些,它们只要在捕食时遇到岩驴,不管能不能攻下岩驴,都要放手去奋力一搏才甘心。
而面对这些强劲凶猛的天敌的时候,岩驴可是有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只要一遇到天敌,它们首先采取的措施是逃到其他动物认为已经无路可退的地方,然后发挥其惊人的弹跳和平衡能力,迅速飞跃到悬崖最险峻陡峭的地方,在气势上直接先给敌人一个下马威。
如果敌人没有被吓退,它就开始举起自己前蹄使劲地敲击地面的岩石,让岩石发出如同战鼓般的巨大回响,以此攻破敌方的心里防线,从而让敌方畏惧害怕。但是遇到一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天敌,并没有就此罢手,那么岩驴就会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就是先假装低头沉思,然后在敌方不注意时,用尖角一撩,直接让对手掉下悬崖。所以聪明敏捷的岩驴就是靠逃、吓、抵三招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世代繁衍下。
然而看起来作战能力一流的岩驴,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特征,就是它们脾气非常急躁,但是胆子却非常的小。它们只在自己熟悉和固定的区域和环境里独来独往,如果周围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或是有什么动静,它们的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只有在特定的区域才可以看到岩驴的身影的缘故了。然而随着近年来环境的破坏,岩驴固定的生活区域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使它们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下降,已经进入了世界动物保护的易危物种了,这也是人类值得深思和反省的一个问题。
本站文章除注明原创外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发布时已注明来源,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本文链接:https://www.hapiquan.com/info/73992.html